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新华网:驻村帮扶岂能来去匆匆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5-23 14:56:11 点击: 【字体:

为解决部分农村贫穷落后的现状,各级党组织都动了不少心思,其中,干部下基层驻村帮扶就是一项有效的做法。驻村干部的到来,不仅带来物质上的救济,更带来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精神食粮。  

在个别地方,有个别驻村帮扶干部每年驻村也就是两三次,来时,也是匆忙而来,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致富的点子拿出来,脱贫的措施定下来,忙乎一阵子,就及早打道回府了。比如,有的驻村帮扶干部是种植蔬菜大棚的专家,当时说得也好听,村民听了也动心,大棚搭上了,蔬菜种上了,可当出现问题时,找驻村帮扶干部的专家就难了。就像一些村民调侃道,“帮扶干部来得急、去得快,好多问题解一半、留一半,下次不知何时来。”  

村民真切期盼帮扶干部能为贫困村带来新气象,但这个新气象不是心血来潮一阵风,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地做好后续工作。解决农村贫穷落后问题,不只是需要我们驻村干部挂个名、串个门而已,而要将功夫下在平时。要深下去、沉到底、入到户,同人民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手拉手拉家常、面对面听建议、实打实解难题,将党的富民好政策及时送到农民的心坎上,将驻村帮扶的暖心行动融入为民办实事的行动中。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能亲力亲为的无需他人代劳,平时电话常联系,进村入户常走动。只要帮扶干部真心为人民群众解难题,常思常想,常帮常做,人民群众就会从内心深处信赖帮扶干部,干群关系的鱼水之情就会更加深厚。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