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新华网:简易“审判庭”显担当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时间:2017-07-10 10:41:45 点击: 【字体:

连日大雨,将湖南省安化县法院江南法庭浸泡在洪水里,把法官们阻隔在法庭门外,无法正常工作。为了如期开庭审理案件,他们克服困难,借用民宅,改装成简易的“审判庭”,使得案件正常顺利审理。  

房子被洪水浸泡,不能正常工作,江南法庭的法官们完全可以告知当事人因特殊原因案件延期审理,自己则可以合情合理地给自己放个假,等洪水退了再上班。但是他们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想方设法改装简易“审判庭”,保证案件如期审理。  

从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中,我们看到法官们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心系群众的可贵之处,体会到他们心里坚守的那份责任和担当。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有少数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事业心、责任感缺失,不作为、懒作为、乱作为,既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更使干事创业的成效打折扣。江南法庭的法官们用实际行动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现实中,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需要我们去面对。有些人主观上不作为、懒作为,就拿“洪水”作“挡箭牌”,过分强调外部环境等客观因素,试图将不作为、懒作为“合理化”。其实,洪水等天灾并非是不可战胜的“拦路虎”,洪水虽可挡道,但挡不住前进者的脚步,挡不住担当者的决心。人真正需要克服的,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消极心态和屈服于恶劣环境的精神状态,说到底,就是缺少责任和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缺了责任,丢了担当,图“太平”、求“稳定”、推重担,避难事、讲得失、怕吃亏,那就会错失发展机遇、耽误一方福祉,最终影响改革进程和群众的利益。  

尽心尽责、敢于担当是党员干部基本的政治品格和素质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在爬坡过坎的过程中,不断战胜前进途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迫切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尽心履职、勇于担责,愿担当、敢担当、能担当、善担当,切实发挥“领头雁”“实干家”和创新者的作用。  

责任是信念之基,担当是力量之源。强烈的责任担当,源于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事业忠诚。党员干部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心无旁骛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履好忠诚为民之责,如此才能取信于民,赢得群众的支持。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