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学会“与群众打成一片”
近日,笔者发现一位同事每次下乡扶贫时都换上一双布鞋。问其原因,他说到村里工作容易和老乡拉近距离,能很快“融入”到群众中,便于开展工作。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由于他和群众关系融洽,所分包的村各项工作进展都非常顺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员干部工作作风有了很大转变。但仍有个别干部在下基层工作时,丢不开面子,放不下架子,扑不下身子。有的西装笔挺,皮鞋锃亮,第一印象容易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群众不敢交往,更不会交心。
虽说穿布鞋只是一种形式,并不是说只有穿上“百姓鞋”,才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换上布鞋的寓意在于,多走巷道田埂,以随时感知基层大地的气息;多到群众中去,以随时了解基层群众的心声;体察民情民意,以作为决策之依据;体味民疾民苦,以多做排忧解难之事。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党员干部每到一处,不应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要深入群众之中,与大家打成一片。曾经在河南兰考担任县委书记的焦裕禄,一直把自己当作农民的儿子,时刻不忘与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在群众眼里,这个县委书记不是外人,是能和他们患难与共的亲人。正是这种和谐的干群关系,让他带领全县党员干部克服重重困难,成功治理了风沙、内涝、盐碱“三害”,在短时间内改变了兰考落后面貌。
干部和群众走得有多近,群众和干部就会有多亲。换上一双布鞋,看似小事,但从细微处却体现了入乡随俗、心中有民的公仆情怀。党员干部就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着眼,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实实在在、踏踏实实深入基层,与群众交朋友,这样才能了解民情,熟知民意,进而做好工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