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涵养接受监督的自觉
“我决不昧着良心嘴硬,我每到没有监督的地方,便总有些自己把握不住,所以我为要保证自己‘不卖’,亦只有努力求党的纪律加严,下层阶级监督力量的发展。”说这话的,是我们党早期青年运动的领导人恽代英。
敞开心扉、透透亮亮,是每个共产党人应有的品质。恽代英敢于向党交心交底,既表现了无私宽广的胸怀,也表明了他在权力面前的清醒和接受监督的自觉。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正确使用它,能够为民造福谋利;不正确使用,则祸国殃民、害人害己。权力又好比一个魔鬼,当它被关在笼子里时,尚能规规矩矩,而一旦被放出笼子,则如虎兕出柙,张牙舞爪。所以,权力必须接受监督,有监督的权力才能安全运行。正如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所指出的,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
没人监督的地方,是对一个人定力最现实的考验。从高官进入高墙、由“好干部”沦为“阶下囚”,哪一个不是因为突破监督的防线。因此,权力面前,应多点自疑,少点自信;宁信监督,勿信“嘴硬”。
一个人的贪腐是不会写在脸上的。监督,就是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有哪些权力、该如何运用,都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从而让那些欺骗群众、蒙蔽组织,“人前是人、人后是鬼”的人无处遁形。
在权力面前“自信”是十分可怕的。权力面前一旦“自信”起来,其后果是很严重的。于公不是背离民意,悖逆民心,就是言行脱轨,挑战纪律权威,破坏纪律的公信力,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于私,任由权力放纵,跨越做人为官的底线,最终势必导致人生“溃坝”。
“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加强权力监督,警惕权力任性,让每一位掌权者牢记“纪律红线不能触碰、纪律底线不能逾越”,权力行使绝不能肆意妄为。新时期的共产党人,从站在党旗下举手宣誓的那一刻起,必须以党和人民事业为最高追求,分清公私、分辨是非,看透本质、看淡名利。无论身处哪个地方,无论身处哪个岗位,都要扎扎实实干事创业,把工作实绩写在大地上,写进群众的心坎里。
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一定要做到严以修身、严以律己,秉公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和班子的带头人。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立场,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做到在任何时候都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做到在任何考验中树牢“四个意识”,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敢于亮剑。
权力所到之处,都有监督的眼睛,才能使官员多一些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少一点唯我独尊、飞扬跋扈的骄横。这不仅有利于一个人严格自律,也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