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有“温度”的慰问更暖心
日前,经中央领导同志同意,中央组织部从代中央管理党费中划拨15670万元,专门用于2018年春节期间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中央组织部要求,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从代本级党委(工委)管理党费中配套相应额度用于走访慰问,确保专款专用。
不只是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每到春节来临之前,各种形式的走访慰问活动就会多起来。为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许多党员干部纷纷带上慰问品,轻车简从深入基层,情真意切访贫问苦。既让人感到“身暖”,更让人感到“心暖”。
然而,也有一些走访慰问走了过场变了味,出现了“慰”而不“问”、“问”而不“温”等现象。有的党员干部所带着的慰问品是多是少、老百姓需不需要暂且不说,单说那劳师动众的陪同人员、前呼后拥的媒体,就让群众心里打鼓:这究竟是走访慰问,还是沽名钓誉地走秀摆拍?何况,不少接受慰问的困难党员和群众其实并不想在媒体上抛头露面,毕竟在众目睽睽、镜头聚焦下接过慰问品,常会有种“被施舍”的异样感觉。“形式大于内容”的走访慰问,很难让真正有需要的困难党员和群众真正感到热乎和慰藉,背离了送温暖的初衷。
还需注意,走访慰问不能变成特定时段走过场:“节”前热热闹闹,“节”后冷冷清清,平时无息无声。困难党员和群众并非只在节日里需要关心,平时更需要关爱,更需要党和政府下大气力帮助其渡过难关。走访慰问务求实效,群众认可是关键,深得民心是必须。走访慰问的目的是为雪中送炭、排忧解难,慰问品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块“敲门砖”、一份“见面礼”,走进家门更要走入“心门”,慰问不仅要问得细、而且要有温度。
走访慰问不走过场,送温暖不送出“寒心事”,党员干部必须放下“官架子”,主动“攀穷亲”,真诚“结对子”。针对走访对象面临的实际困难,要静下心来、拿出诚意,更需要将心比心去想办法、出点子、做帮扶,不能递上几句嘘寒问暖的话就转身告辞,不能把慰问品放在桌上就算完成任务。
只有将心比心走访、以心换心慰问,才能让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和困难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