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为何总有落马官员“生活不能自理”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时间:2016-09-11 00:00:00 点击: 【字体:

201411615日,陈雪枫在参加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第7期省部级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期间,违反中组部关于不准秘书等工作人员陪读规定,安排秘书丁某、市委副秘书长董某等人陪读,产生的交通、食宿、差旅等费用共2.6万余元,公款报销。(96日《京华时报》)
  参加培训还要带人陪读,不将中央规定放在眼里不说,连外出学习期间也不愿落下自己的待遇,最终反用公款买单,难道几十岁的人还无法独立,缺了助手便学不踏实?诚然,纵观不少落马官员,在职时不乏生活光鲜,事事有人照料,如陈雪枫这般陪读且不算夸张,更有甚者小到穿衣吃饭皆有人操心到位,如同生活不能自理一般,养出了一身慵懒的娇奢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落马官员有这类共性并非偶然,且看一些昔日里居于要位的领导干部,动辄吃喝享乐、出入会所,在席间甚至还有专人负责夹菜、添饭、倒酒,就差直接以筷相喂;一些人习惯了公车接送,出门几步不走路,下乡调研也在车上打招呼,检查工作要看陪同多不多、规格高不高,前呼后拥才气派;有的之所以人到哪就把秘书助理带到哪,恰恰就是为了凡事方便,不开口、不迈腿、不动手,成了另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诸多事项俨然无需自虑。
  其实,对于作风问题,习近平同志早有批评:有的热衷于个人享受,住房不厌其大其多,车子不厌其豪华,菜肴不厌其精美,穿戴讲究名牌,对超出规定的生活待遇安之若素,还总嫌不够,更要求不搞官老爷那一套。诚然,为官之本在于为民服务、履职尽责,可不乏就有人从适应到习惯、从习惯到不舍,行动力越来越差、个人需求越来越多,从一个事事躬亲者变成了不能自理的人,总认为享受超标待遇恰恰是有面子有位子,当上了领导就只需操心大事;而正是在这样的一种自我催眠和众人追捧之中,许多领导干部便渐渐迷失自己,凡事怎么方便怎么来,怎么享受怎么来,难以掩盖的作风顽疾转眼就衍化为贪腐问题,违纪违法还迟于自知。
  所谓福兮祸所伏,安乐之下往往便是歪风袭来之时,为官也好、做人也好,尤须树立一种勤勉意识,对于骄奢享乐坚决规避,务实而自强。诚然,各类诱惑何尝不是一颗颗糖衣炮弹,而恶习歪风一旦侵扰,往往也就让人懒了下来、松懈了下来,生活与工作不能自理还是小事,就怕懒得清廉、懒得自律、懒得修身、懒得尽责,久而久之便也就殊途同归,成了法纪监惩之下的反面教材,造成的浪费和各类贻害更是不浅。
  不过,对于类似作风顽疾,在切实教育之下,也必须从日常出发加以警惕和防治,特别是结合由中央八项规定起定立的从简之风,要浸润到领导干部的生活细节和工作态度中去,狠抓小毛病,预防大问题,给一些有心搞特殊、有心享受高规格的官员治一治娇贵病,怕了、不敢了,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而一旦处处塑造出不攀比、不跟风的环境,许多领导便也就伸得开腿、张得开嘴,做个自己动手的普通人了。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