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廉政时评>详细内容

清风扬帆网:中纪委大片的警示之音

来源:清风扬帆网 作者:佚名 时间:2016-10-18 00:00:00 点击: 【字体:

中央纪委拍摄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昨晚播出了,看了之后深受震动,多位身陷囹圄的原省部级以上高官现身说法,令人不禁唏嘘。十八大以来正风反腐的确“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在这部大片里,在那些“忏悔”中,我们不仅听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的呼声,我们还听到了更多的警示之音。
  一、人民的监督永远都在
  黄炎培的“历史兴亡周期率”之问,和毛泽东“让人民起来监督”之答,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思想深处的印记。这个来自人民的党,始终处在人民的监督之下,无论你在什么岗位,无论你的地位有多高,你的得与失不要任性的自我以为,人民群众心里的那杆称始终都在掂量着你,贪的太多不仅会侵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葬送自己的前程,也会毁灭党的执政地位,人民群众不答应,党也不会答应。这样的监督永远在路上。
  二、“刮骨疗毒”易 抵御诱惑难
  关公能忍住刮骨疗毒之痛,却战胜不了内心的傲慢和刚愎自用。我们的党员干部同样存在这样的风险。片中那些高干们的忏悔大都是最后没有守住底线,他们年轻的时候哪个没吃过苦?可是随着地位的提升,慢慢地在自以为正确的认识中放松了警惕:为了体现自己的随和够意思,和老板们勾肩搭背了;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过上富裕的生活,伸手索贿了;怕得罪人、怕没有朋友,把纪律和原则抛到一边了。诱惑不仅仅包括物质利益,还包括那些让你步入歧途的念头。也许你能连续多次拒绝贿赂,但是你却很难遏制那些邪恶的念头。这样的修为永远在路上。
  三、做合格党员不容易
  很多时候,我们的党员干部喜欢说一句话:工作好不好,要问问人民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可是最后却又经常把这句话束之高阁,不当回事。久而久之,便忘记了初心,忘记了为什么要干好手头的工作,甚至忘记干这些工作究竟是为了谁?为了什么?当发展到这个地步时,其实我们离做一个合格党员的标准已经很远了。做合格党员看似是最低的标准,实际上却是最难的。因为这需要有一份恒心,这份恒心是要放得下自己的利益得失,装得进人民的殷切需要的。当那些高官感慨自己连《党章》的要求都没做到时,我们是否也该感慨一下做合格党员需要永远在路上呢?
  警示之音是题内应有之义。得民心者得天下,人心向背永远在路上,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就永远在路上,党的建设和做合格党员也必将永远在路上。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