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让蚕食群众利益者付出代价
“当一把手35年,我的体会是,如果一把手开口了,基本上没有人反对,没人提名你是进不了那个圈子的。”这是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广东省政协原主席朱明国的切身体会。由此可见,在选人用人中,审慎使用提名权的重要性。
赋予党政一把手提名、推荐的权力,是组织选拔干部的重要程序,也体现了组织对一把手的信任,既是权力,更是责任。能否选好人、用对人,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至关重要。《论语》中曾提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只有客观全面地识人察人,公道正派地选人用人,方能不辜负人民的信任与组织的重托。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一把手在提名推荐时,必须时刻秉持一颗公心,本着对党和国家负责的态度,“唯才、唯德、唯公是举”,将那些德才兼备、踏实肯干、勇于担当的干部挑选出来。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不以个人恩怨、亲疏远近看待干部,不让老实人吃亏。历史上,鲍叔牙不顾个人恩怨,向齐桓公推荐曾射过齐桓公一箭的管仲为相,大夫祁黄羊举荐自己的仇人解狐为南阳县令,无不是摈弃个人好恶和恩怨,以事业大局为重。
一把手在行使提名权时,必须严格遵循有关程序与组织纪律,切不可任性用权。个别一把手将提名推荐异化为个人行为,无视组织程序,垄断或变相垄断提名权:有的以个人喜好为标准,唯亲是举,搞“小圈子”,非自己所好便将其排斥于选择范围之外;有的则借提名权搞相互照应,更有甚者将提名权作为敛财的筹码……权力的异化和滥用,不仅导致任人唯亲、带病提拔、买官卖官等问题,为腐败埋下了祸根,更形成了错误的选人用人导向,败坏了一地政治生态。这种因私利而废公事,拿权力做交易的行为,最终必然会受到党纪党规的严惩。
把好选人用人关,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扛起自己肩上的责任,本着对党和组织负责任的态度,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角度,发现人才、识别人才,努力做到知人善任、任人唯贤。当然,要想选好人、用好人,制度上也要对一把手的权力进行规范和约束,比如坚持民主推荐制度,防止个别人说了算;推行提名推荐责任追究制度,真正做到责任与权力的对等和统一。此外,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要履行好执纪监督的职责,严肃查处“带病提名、带病提拔”问题,同时要追根溯源、追究责任,以严格问责倒逼党员领导干部规范用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