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 “三个创新”织密制度笼子
今年以来,淮安区通过创新构建执纪监督与执纪审查分设机制、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双重考核机制、巡察全程覆盖3+X机制等三项举措,织密制度笼子,增强群众获得感。
一是创新构建执纪监督与执纪审查分设机制,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整合农村工作室,探索执纪监督与执纪审查分设,组建2个执纪监督室,科学运用“第一、二种形态”处置所联系地区和部门在权力运行、制度执行、责任落实、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执纪监督室指导基层纪检组织谈话函询620件,立案审查轻微违纪问题241件、同比增长271%,实现了量质齐升。同时强化“第一种形态”科学化、规范化运用评估,出台《建立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运用质效评价机制暂行办法》,对函询、提醒谈话、诫勉谈话、指定内容专题民主生活会等设定15类65档评价指标,并进行实时评价和远期评价。
二是创新构建纪检监察信访工作双重考核机制,牵牢主体责任“牛鼻子”。梳理纪检监察业务范围内的重点信访户,向基层党委下发《淮安区纪检监察系统重点信访户稳控工作交办单》,要求基层党委将化解和稳控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确保不发生进京赴省越级访,使基层党委切实承担起反腐倡廉的主体责任,从源头上控减进京赴省重复信访,推进信访举报积案化解工作。截止目前,区纪委今年以来,交办重点信访人员24人,电话督办37次、座谈督办5次。今年1-5月无一例去京赴省越级访,扭转了多年来全区越级访居高不下的局面。
三是创新构建巡察全程覆盖3+X机制,严肃惩处基层“微腐败”。研究下发《巡察工作规划》《巡察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巡察组人员管理办法(试行)》等规范性文件,编印巡察工作手册,制订《巡察工作流程》《巡察工作信访件分类处理意见》等X项配套制度,形成3+X全面涵盖从巡察开始到结束全过程的基础性工作规范,使巡察工作各环节都有章可循。今年上半年,牵头组织成立区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对农委等4个涉农部门和建淮乡等4个乡镇开展两轮巡察,共发现问题线索76条,移交42条,发现立行立改问题11件,提出约谈单位负责人建议14条,立案19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