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他山之石>详细内容

泰兴市:“四突出”引领大走访促进大落实

来源:清风扬帆网 时间:2017-07-14 15:41:22 点击: 【字体:

    去年12月以来,按照泰州市委统一部署,泰兴市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助力发展解难题,聚焦富民补短板”为主题,紧扣“六访六促”,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落实有力举措,深入开展“百团千村万企大走访大落实”活动。  

  突出走深访透,坐好群众“小板凳”。组织党员干部按照“五问”“五必知”和“三个带下去、三个带上来”的要求,深入基层一线,切实把存在问题摸清摸透。优化方式方法促走访。针对基层群众生活和工作情况,坚持因地制宜,推动党员干部灵活采取走访方式,着力增强走访实效。通过晨访夜访、电话沟通、专题约访,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到联系走访近一步、情况熟悉深一层。利用春节期间群众返乡过年的有利契机,组织开展“电话访”“见面访”“回乡访”,促进走深访透。深化感悟体会促走访。全市党员干部怀着真情、带着感情深入群众家中,走到百姓中间,以心换心,征求意见,当面聆听群众最真实的声音,了解群众最真实的状况,体会群众最真实的感受。活动中,先行走访困难群众、困难家庭、困难企业和上访群众,倾听他们的诉求,了解他们的难处,找寻解决的办法。广大党员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认真撰写走访手记、个人感悟,认识到了工作上的差距、作风上的不足,立足群众需求想办法、拿措施,使各项工作更接地气、更具实效。坚持问题导向促走访。始终把问题导向贯穿于走访全过程,重点关注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热点、难点和阻碍企业创新转型发展的堵点、痛点,访出实情,找出症结。始终坚持边访边办,立说立行,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针对群众提出的残疾人证办理前期初评认定时存在的不便问题,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实施办法,上门服务,方便群众。针对农民缺技术、外出就业难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难等问题,先后举办17场“春风送暖”就业专场招聘会,积极搭建群众就业平台。  

  突出转型发展,当好企业“店小二”。坚持把活动开展与贯彻落实泰州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大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针对走访中企业反映的问题,聚力创新,合力攻坚,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激发转型发展新活力。通过深入走访,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强化改革创新,推动动力转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聚焦薄弱环节,完善补短板项目推进机制,努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强政务服务“一张网”平台建设,加快组建市行政审批局,扎实推进“不见面审批(服务)。加快政策落地,增强转型发展内生力。实行市、镇、园区工作联动,加强惠企政策的宣传落实,强化政策支持、信息支撑,让企业最大限度地享受政策红利,提振转型发展信心。进一步整合集成扶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精准落实各项优惠举措,切实提高企业感受度和受益面,帮助企业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加强创新驱动,强化转型发展支撑力。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在优化创新生态上下功夫。通过走访活动的开展,健全完善奖励政策,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新品开发。针对企业反映的技能型人才短缺、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逐一明确责任,落实工作措施,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注重载体建设,形成转型发展聚合力。深入实施乡镇争先进位、部门创新创优和园区追赶跨越三年行动计划,突出围绕产学研协同创新、特色小镇、离岸孵化、精细化工、传动机械等方面,加大创新平台建设力度,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助推企业内涵发展、绿色增长,形成促进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  

  突出创业增收,念好群众“致富经”。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着力拓宽思路,推动发展,以产业拉动创业、促进就业,加快富民步伐。构筑产业富民主引擎。通过“大走访大落实”活动,加强政策推动,强化服务指导,推进产业集聚,建强富民主阵地。坚持因地制宜,积极做好结合文章,推动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与电子商务紧密结合,努力打造农村发展新业态,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搭建创业就业大平台。围绕创业就业,坚持需求导向,整合资源,重心前移,以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大学生、退役士兵、乡村能人等群体为重点,积极开展分类培训,提升创业就业本领。大力推广姚王镇编藤加工镇企联动、整镇推进模式,以及特色农产品“互联网+”销售模式,不断创造群众家门口的就业岗位。打好脱贫解困攻坚战。注重把活动开展与挂钩帮扶、群众工作团和“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等有机整合,因村因户施策,推进精准扶贫,增强村集体和困难群众“造血”功能。大力推行“企业+基层党组织+农户”“基层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以合作带动发展、推动群众共同致富。  

  突出常态长效,打好活动“特色牌”。紧扣全市实际,把活动开展与职能工作结合起来,把问题解决与制度创新结合起来,把深入走访与作风改进结合起来,增强活动实效。扎实开展专项治理大落实行动。针对企业和群众提出的问题,及时梳理,明确责任,加快解决。全市共收集各类问题和意见建议1.6万个,边访边办解决群众具体问题和实际困难1.3万个。对于面上的共性问题,分别制订了任务书,明确了时间表,落实了责任人,推动各类问题的高效解决、长效解决,目前,首批32个共性问题已解决31个,第二批39个问题已解决29个。同时,各镇村围绕各自层面需要解决的问题,制定落实清单,坚持不等不靠,主动加以解决,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扎实开展服务基层大比拼行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比作风赛形象、比服务赛质量、比实效赛业绩的“三比三赛”行动,推动党员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针对群众提出的“小农场”的服务指导、农村老人关爱、文体设施缺乏等问题,组织有关部门迅速落实措施,做到重心下移,工作前移,通过多形式服务群众、多途径兴办实事,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扎实开展巩固提升大推进行动。紧扣改进干群关系、密切联系群众,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真走真访、常走常访,争做干事创业的旗帜、创新转型的旗帜、造福百姓的旗帜。在机关和社区,制定下发了《市级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 “六带头”活动的实施意见》,组织2300多名机关党员到所居住的社区报到,统一悬挂“共产党员户”标牌,带头亮身份、带头讲政治、带头讲大局、带头讲文明、带头树新风、带头做义工,并由社区组织群众进行季度评议,纳入党员所在单位效能考核。在农村,组建第五批群众工作团、下派“第一书记”共计160多人,围绕推进精准扶贫、兴办惠民实事、加强基层治理三大任务驻村工作。通过由“常访”到“常驻”,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政治责任,去“官气”接“地气”沾“土气”,做到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