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强化自身建设 锻造过硬队伍
近年来,扬州市纪委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先进人物为典型,灵活运用事迹报告会、体验式教学等多种形式,在全面从严治党中不断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自身的教育培训。
现场体验式培训,让红色精神深入纪检人心
“爱国华侨陈嘉庚,曾是蒋介石的铁杆拥护者,每月都组织广大侨胞向国民党捐赠大量的钱物。然而,1940年3月,当陈嘉庚回国接触过国共两党后,截然不同的接待做法,让陈嘉庚重新反思。前者,在抗战前方吃紧时,后方却在山珍海味地紧吃;后者,简单而朴素的一顿饭,唯一的‘大菜’是邻居老大娘硬要送来的一只老母鸡,折射出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作风以及和老百姓风雨同舟、休戚与共的深厚友谊。于是他断言: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从此,陈嘉庚与国民党分道扬镳,南洋华侨的捐献源源不绝地流向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讲课的正是延安干部培训学院青年教师樊建荣。
这是扬州市纪委连续第3年组织全市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赶赴革命圣地延安、井冈山等地接受体验式革命传统教育。
“理想信念是根,我们就是想通过情景教学、仪式教学、体验教学、现场教学和互动教学等,让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对革命精神感同身受,形成共鸣,从内心深处更好地坚定忠诚干净的执纪信念。”扬州市纪委副书记蔡蕾坦言。
课堂上,老师们从多个角度讲述我们党在延安和井冈山的革命年代;宝塔山、凤凰山、杨家岭、枣园、张思德像广场、梁家河等实地参观中,丰富的图片和实物史料重现和还原了这段艰苦的红色记忆;专家学者们时不时穿插进行的现场讲授,更是串起那段革命岁月和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
“在延安的四天,我们感受了中国共产党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生存下来,还带领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的艰辛不易。蒙蒙细雨中,在井冈山泥泞的小道上,我们肩负辎重,无人向导,那一刻我们深刻体会到当年红军坚韧不拔的英雄之气,革命精神在我们一路追寻的足迹中刻入心底。”江都区纪委书记刘卫国在重走挑粮小道、重演救死扶伤等现场体验式教学后感慨万分。
“传帮带”导师制传授,让老辈纪检情怀发扬传递
“如今形势不一样了,问题也越来越多了,但是我们党反腐的决心从来就没有改变过。从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里,和黄炎培进行的关于‘历史周期律’的谈话开始,我们党就意识到了腐败给执政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这是一位离退休纪检监察老同志在给年轻同志讲历史、讲传统的一个片段。
为了增强纪检干部自身素质,市纪委创新开展“老纪检讲传统”活动,通过老一辈纪检任讲述政治理论、廉政故事、办案技巧等,强化纪检干部队伍传承优良作风、提升业务技能。
不仅如此,扬州市纪委还邀请经验丰富的纪检干部做好传帮带。针对年轻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有待磨砺、执纪经验欠缺等问题,建立“导师制”,以“共读一本书”、“共写一篇文”、“共办一件案”、“共成一件事”等“四个一”的形式有效构建“传、帮、带”培养机制,全面提升干部履职能力。
“指尖上”互动式学习,让业务学习实时跟进
在做好传统教育的同时,扬州市纪委还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内网“全覆盖”工作,以及通过推广“清风”手机APP,让广大纪检干部及时关注学习各类新政策、新规定、新要求,做好每日一题,确保业务知识实时更新。
为提高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市纪委还将纪检干部“推”上讲堂,开展了“我是党课主讲人”、“我讲我的业务”等岗位练兵活动,还先后举办了执纪审查和执纪审理、新闻写作等业务培训班以及 “1+N”制度体系培训班,并在全市开展“打铁还需自身硬”专项行动知识测试等,不断提高纪检干部履职能力。
几年来,扬州市纪委先后邀请中央纪委、省纪委领导同志、有关专家学者授课20余次,举办《准则》《条例》专题学习培训班3期,开展主题演讲、知识竞赛、参观学习等30余次,依托中央纪委和省委党校等培训机构,先后培训纪检监察干部近千余人,确保锤炼一支素质过硬的纪检“铁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