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他山之石>详细内容

沛县弘扬革命文化传承先烈廉风

时间:2017-10-31 10:44:57 点击: 【字体:

“贾云明烈士从小就有报国之志,是咱们沛县的‘王成’。1952年9月赴朝作战,屡立战功。弹药打完,他端起最后一根爆破筒,向最密集的一群敌人猛扑过去,与20多名敌人同归于尽,立特等功,获二级英雄称号。”日前,沛县园林局的60多名党员干部,来到沛县革命烈士陵园,参观刚刚建成的烈士家风家训馆,听着讲解员的讲解,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上报国,下泽民,崇孝养,劝耕织,端教训,恤患难,匡习尚,扶公道。这是贾云明烈士的家训,强调‘上报国’‘下泽民’,这是国家观念和人民意识的体现,一‘上’ 一‘下’涵养了整个社会人生,这对贾云明烈士的成长起着重要引导作用。古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观念一直在贾云明烈士家风中受到褒扬,并世代传承。”通过讲解员的进一步介绍,大家深深感受到战场上硝烟里的英雄身影,正在诠释着中国人民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保家卫国”四字所凝聚的,是爱国爱家的精神世界。这次活动,该局党员干部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纷纷表示在立足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以良好的家风带党风促政风正民风。    

沛县是湖西革命老区,一大批优秀儿女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走上革命道路。沛县革命烈士陵园内就集中安葬散葬烈士744名。在这些革命烈士成长道路上,博学进取、爱国爱民、清正廉明的家风家训始终伴随着他们。这些凝结着先祖们期望期盼的一条条格言,一段段语录,让他们做人有原则,做事有准绳,坦坦荡荡,光明磊落,成就了他们的人生,闪光了他们的生命。    

为教育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牢记先烈遗志,传承革命精神,向善向上,尚德崇廉。沛县今年在革命烈士陵园创建省级廉政教育示范基地的基础上,陵园内又开辟专门场所建成了革命烈士家风家训馆。重点展示沛县第一个党支部创始人孟昭佩、英勇就义于南京雨花台的女英豪吕励之、抗日武装小五队队长李耕川、驰骋大海守卫边防的海军舟山基地副司令员萧平,以及端起最后一根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的二级英雄贾云明等十五位烈士从小接受良好家风家训教育,为民族解放、人民的幸福而英勇献身的生命历程。通过图片、宣传画、实物、书信、书籍等翔实资料,再现了烈士们艰苦奋斗、英勇无畏、舍生忘死、救国救民的大无畏精神,以及爱国爱家、勇于奉献的优良家风。该馆成为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家风家训、继承革命传统的生动“教材”,在全县开创了革命家风文化建设的先河。    

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据县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充分利用县内红色旅游资源和廉政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将弘扬革命传统文化和廉政文化结合起来,目前正轰轰烈烈地开展“廉洁文化一日行”活动,全县有2万多名党员干部参观沛县革命烈士家风家训馆和沛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青墩寺以及红色文化博物馆,引导党员干部把培育良好家风摆上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促进该县党风、正风和民风向善向上。(戴苏林)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