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用监督执纪问责狠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
9月21日,苏州市纪委通报了3起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案例。此次曝光的其中一个案例,就聚焦在扶贫领域的“微腐败”。这些案例看似案值不大,涉事的官员人员职务也不高,但是违纪违规都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尤其有的直接事关贫困群众的脱贫解困的大问题。
“对挪用乃至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必须坚决纠正、严肃处理。” 2017年2月21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如是强调。就在上个月,中央纪委有关领导在主持召开“巡察工作座谈会” 时特别强调,“巡察要聚焦再聚焦,突出扶贫攻坚这个重点,发现和惩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全面从严治党要向基层延伸,要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而扶贫领域无疑其中是重中之重。那么,扶贫领域反腐,苏州到底如何推进?害群之马究竟藏在哪里?监管责任又该如何压实?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如何查处?为此,今年7月下旬以来,苏州市纪委就联合五大部门,启动了对2016年以来全市扶贫救助工作和惠农政策的开展专项督查。
查什么?多大的体量
7月18日,苏州市纪委办公室给各市、区纪委、监察局,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纪工委、监察局,市委农办、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农委、市审计局各发了一份专项督查通知。
督查内容为扶贫救助工作和惠农政策落实情况,重点为农村困难家庭生活救助、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涉农三项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等方面侵占截留、套取挪用、贪污私分财政补贴资金,以及扶贫惠农政策执行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实不准、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
无论是自查还是督查,宏观的数据首先要掌握。作为自查和督查的对象,全市的扶贫领域涉及的资金量有多大?惠及的人员究竟有多少?一组数据可以窥探:
困难家庭救助情况:2016年市财政共拨付救助资金4913.71万元;截止今年6月,苏州市常年享受政府生活救助的困难群众约6.1万户7.3万人,上半年累计发放生活救助金2.54亿元。
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项目资金情况:2016年市委农办确定集体经济薄弱村180个,公共服务开支补助按照每个村50万元的标准市级补助30%,市级财政拨付2700万元。市委组织部确定市级机关部门和事业单位挂钩帮扶68个薄弱村帮扶载体项目补助,市级财政延续上年标准拨付3400万元。2017年市委农办确定集体经济薄弱村175个,公共服务开支补助按照每个村50万元的标准市级补助30%,拨付2625万元。市委组织部确定的全市挂钩帮扶100个薄弱村,拨付帮扶载体项目补助资金5682万元。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情况:2016年苏州市辖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涉及35个涉农乡镇(街道)11万户农户,补贴面积57.54万亩,补贴标准118元/亩,共计发放补贴6790.49万元。
农机购置补贴情况:2016年全市新增享受财政补贴农机具2071台,农机购置总投入1.48亿元,中央、省级补贴资金2741.99万元。2017年上半年全市新增享受财政补贴农机具1038台,农机购置总投入9459.868万元,中央、省级以上财政补贴资金1499.972万元。
怎么查?多大的力度
8月18日,苏州市督查组来到吴中区甪直镇举行进行督查。在听取情况介绍,、审阅台账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农机购置补贴发放名册随机抽取多名被调查对象,并现场拨打电话,仔细核对相关政策是否了解、补贴发放是否及时到位并足额。
“我们的流程大体这样:先听取每个版块监察局局长、纪委副书记就扶贫领域几大块内容的综合汇报,督查组提出疑问,让其现场解答。然后听取每个版块涉农的5个单位分管领导的专项汇报,并及时提出疑问。再者就是检查台账资料,检查公示内容,比对字迹。为了更真实的了解情况,我们现场会抽取相关群众进行电话回访。”苏州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在7月3日中央纪委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苏州市纪委常委会就召开会议专题研究。7月18日,该市纪委办公室就下发了全市扶贫救助惠农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8月23日,省纪委常委、苏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马士光赴市民政局调研扶贫救助工作,现场观看苏州市社会救助信息查询平台和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运行情况,要求进一步加大扶贫领域“微腐败”查处力度,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扶贫领域的制度漏洞,推动扶贫领域决策部署落地生效。
据了解,整个专项督查分成自查和督查两个阶段。从7月下旬开始组织全市进行自查,8月中下旬正式开启督查模式。苏州市纪委先是对市委农办、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农委、市审计局这5大部门进行督查,然后联合5大部门对10个市、区进行一一督查。为了把压力传导到基层,此次督查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延伸至吴中区的甪直镇、姑苏区的白洋湾街道、相城区的黄埭镇、张家港的乐余镇等10个乡镇,吴中区的甪直镇、姑苏区的白洋湾街道、相城区的黄埭镇、张家港的乐余镇都在其中。
督查前,苏州市纪委对10个市区农村困难家庭收入情况、市级财政资金帮扶薄弱村情况、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各市区重点督查侧重方面,做到有的放矢、精准督查。督查中,紧盯农村困难家庭生活救助等四个方面,检查是否存在侵占截留、套取挪用、贪污私分财政补贴资金,以及扶贫惠农政策执行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实不准、弄虚作假等问题。督查后,进行分析评估,针对督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具体整改建议。
在督查方式方法上,实行全面自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在督查人员组成上,既抽调市级机关部门业务人员,也抽调下级纪委人员;在督查单位上,既查10个板块,又延伸到乡镇街道;在督查过程中,除听工作介绍,还设置抽查、提问环节;在核对情况时,既查看资料台帐,又现场拨打电话了解资金领取情况等,突出重点,直奔主题。
查出了啥?多大的成效
今年1月26日,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杨舍镇)李巷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徐国东徐擅自调整经村民议事会议定并经审批的春节民政扶贫帮困慰问金发放名单和发放金额,致使符合慰问条件的4户人家应发未发或应发少发,调整出的1600元慰问金,发放给不符合慰问条件的3户人家。徐国东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可见,扶贫领域中,侵占群众利益的现象客观存在。今年1至7今年1至9月,全市扶贫惠农领域就查处问题68个,处理 89人,给予党纪处分89人。
专项督查坚持问题导向,从督查的实际情况看,也确实发现了诸多问题:
困难家庭救助工作。各市区救助对象“三公开”制度实际执行参差不齐,台账资料普遍不规范,代签现象仍然存在,相关表格填写要素不全;有4个市区存在个别乡镇未能严格按照要求按期发放残疾人生活补贴救助金;个别地区“一户一档一策”推进进度相对较慢。
集体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经济薄弱村帮扶“造血”项目资金使用不规范,有的帮扶项目资金部分用于村民购买商业保险、有的帮扶项目资金用于建设村公益性项目老年活动中心、有的用于投资村级联合公司实际分红比例低于当初承诺投资回报率,有3个市、区薄弱村公共服务补助与帮扶项目资金存在较大结余。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工作。有的地区耕地面积测量统计以村独自完成,后期检查抽查不到位;部分地区登记清册里联系电话和户主签章有留白或者由村民代签的现象;个别地区台账资料缺少补贴资金发放完成的银行回单,公开公示照片模糊不完整;个别地区2016年不符合要求申报的面积4100亩,涉及发放补贴资金48万元(自查发现,已通过2017年补贴发放进行整改)。
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个别地区缺少享受农机购机补贴的购机者和机具合影照片,个别乡镇管理部门签字盖章不全,个别经销企业没有在经营场所公示享受补贴的农业机械产品种类和补贴标准。
经过自查和督查,各地各部门也都直面问题,积极进行整改,纪检部门的督办督查杠杆效应显现。压力倒逼责任,如何提高扶贫的精准、规范,完善机制、加强监管也在升级。比如,各市、区、乡镇成立农机购置补贴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把资格审查、资料归档、资金申请与兑付等关口,对享受补贴的购机者和机具要求做到“见人、见机、见票”和“人机合影、签字确认”。(苏纪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