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微"风催"廉"花 多途径开展党风廉政教育
2018年元旦,谷里街道周村社区廉政书画室里,数十位居民聚集一堂,正在观看当地艺术家杨家志表演传统烫笔画艺术。只见杨老师手拿烙铁,在垫有烫板的宣纸上轻盈挥舞。他每一次点下,就有一小块图案出现。不一会儿,一朵莲花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居民们喝彩连连。
春节临近,江宁街道朱门社区热闹非凡,区里几位颇有名气的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书写迎新春联。在社区一名村干部家门口,男主人正张贴刚写好的春联:“绘景万象春为首,做官百德廉当先。”男主人说:“一人不廉,全家不圆。这样的警示应该时刻在耳边回响,尤其在过年这样喜庆的日子里。”
这些镜头,是江宁区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侧影而已。
近年来,江宁区纪委坚持从细处着手,不断开辟多种“微”途径,推动廉政教育于“润物细无声”的日常熏陶中,在党员干部心里深深扎根、牢牢坚守。
微言大义明事理,“微”党课开启新模式
“对于一个党员干部来说,在德、能、勤、绩、廉中,廉洁与其他几项的关系,好比‘1’和‘0’,一旦廉洁这根支柱出了问题,所有的光环都只是0。”这是新年伊始,江宁区纪委负责人在区科技局微型党课上的开场白。
江宁某社区原党总支书记徒某,勤勤恳恳工作30年,将一个经济薄弱的小村建设成为较富裕的社区。但在临退休时,他却心态失衡,以虚列工程款的方式,侵占集体财产37万元,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
“功不抵过。徒某晚节不保,更应该值得我们反思!”在短短15分钟的微型党课上,通过近年来查办的鲜活案例,江宁区纪委负责人讲授的《坚守清正廉洁的道德底线》一课,深深震撼了听众。
江宁区科技局高新技术科科长高国成感叹:“案例都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在为他们痛心疾首的同时,我也从心灵深处受到了教育。”
据悉,近年来,江宁区在以往全区集中培训作风建设及纪检监察业务知识的基础上,创新开展了“廉政微型党课进机关”活动,每节课时间不超过15分钟,鼓励各机关部门自主设计主题鲜明、内容针对性强的廉政党课,并在全区开展“廉政微型党课”竞赛。
“微型党课虽然时间不长,内容却非常贴近实际,以小事例宣讲大道理,很容易让我们产生共鸣。”一位青年党员说。
廉政微博传廉讯,“微”学堂唱响好声音
作为社区书记,“中国好人”庞敬海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社区居民,身患胃癌仍然坚持工作,直至生命终结,真正诠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最美勤廉干部”王红兰,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敬老院院长的岗位上,对待每一位老人都如同自己亲身父母一般关怀备至……
打开江宁区纪委监察局官方微博“江宁清风”,记者首先到看的就是这条“江宁区勤廉好干部纪录片《身边的榜样》”的置顶微博。
点击其中的视频,一段记录该区勤廉好干部先进事迹的纪录片跃入眼帘:片中一个个镜头感人至深,一个个故事催人泪下。
通过微博进行廉政学习,是江宁区针对基层社区(村)干部开展的“百村巡讲”勤廉主题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江宁清风’,我们动动手指、刷刷手机就能随时获取各类廉政信息,起到‘扯扯袖子、拉拉耳朵’的作用,‘江宁清风’就是我们的廉政‘微学堂’。”湖熟街道大学生村官章文殊认为。
与网友互动、听网友心声、解网友难题,这是“江宁清风”赢得网友、社会关注的“法宝”。
自编廉政小段子,“微”信息敲响警示钟
“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2018年元旦、春节期间能否风清气正,关乎人民群众对我们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信心与信任,关乎党的十九大后持续深入抓作风建设能否开好局、起好步。”这是今年1月1日,横溪街道组织委员陈斌手机上出现的一条短信。
翻开他的短信记录,逢年过节,落款江宁区纪委的廉洁短信总是准时送达。
早在2009年,江宁区纪委就专门建立了“廉政速递”手机短信提醒平台,对包括全区所有区领导、区管干部、各单位中层以上干部,以及社区“两委”干部在内的5900余名党员干部,开展短信即时提醒。
“发送‘廉政短信’,目的是在关键节点敲警钟,提醒领导干部做好廉洁带头人,风清气正地过节。”江宁区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佳节前夕寄廉语,廉政律己牢记心。勿念片刻得好处,收礼需知其用意。私用公车不可取,公款送礼更违纪。过节传统简朴好,月饼无需档次高。廉洁二字一生事,合家团圆才是福。”去年中秋期间,秣陵街道火炬社区书记高吉晓收到了这样一条祝福短信。
“形式新鲜活泼、内容简练易懂、警言发人深省,让基层党员干部耳目一新。”高吉晓说,以廉政为主题的“段子”编得这样生动有趣,真不容易。我们看了不仅不觉得枯燥,而且一下子就记住内容了。(侯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