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为执纪执法插上科技翅膀
江苏省常州市监委成立后,市纪委监委启动信息化建设专项行动,通过邀请信息技术专家、转隶信息技术人才、办案骨干等进行一次次的集体研讨,构建信息技术应用工作总体框架,探索实践用信息技术服务办案。
3月8日,常州市纪委监委某会议室,一场信息化的“头脑风暴”正在进行——
“首先要明晰信息化、大数据的应用方向,对内要立足强化规范监督,对外要面向基层信息查询服务,辅助案件办理,服务领导决策。”负责信息技术应用的第九纪检监察室副主任陈鹰峰提醒大家。
“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数据够不够,而是现有的数据能否精准地为执纪执法服务。比如系统可以根据‘四种形态’设计相应预警功能,可以在比对发现调查对象诸如家庭财产骤然增长,或者异常通讯增多等情况时红灯警示。”转隶干部李庆颇有心得。
这场气氛热烈的研讨会是常州市纪委监委信息技术应用小组成立后,来自全市的信息技术应用专门人才汇聚一堂,就如何构建具有常州特色的纪检监察信息化审查调查模式,进行的一次思想碰撞。
“此次专项行动,主要目的是要夯实纪检监察机关信息技术应用的制度、软件、硬件、人才四个基础。制度保障规范,软件关联资源,人才驱动发展,最终形成全市纪检监察系统设备共用、信息共享、人才互助、上下左右一体的信息化建设格局。”陈鹰峰说。
常州市纪委监委建成执纪执法基础信息库,实现对全市银行、房产、水电气等65家单位19类信息的数据采集,列出查询权限及项目清单,并与银监局、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以联合发文和发函的形式建立查询绿色通道。同时,市纪委监委下发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补齐制度“短板”。
“以前外出调查主要靠腿,全市几十家银行跑一遍就要好多天,每天微信运动都能轻松实现‘万步走’。现在主要靠嘴,根据权限完成审批,告知专门人员查询相应数据,基本上24小时内就能满足需求。”执纪审查部门的小王笑赞。目前,基础信息库已经服务执纪执法部门信息查询30件400余人次。
“信息化工程基础是建,关键是用。我们要处理好基础与引领、便捷与保密、开放与协调、人才与设备的关系,切实转变理念,打破数据‘九龙治水’的状况,形成全市‘一盘棋’,推动常州执纪执法工作再上新台阶。”常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张春福说。(皇甫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