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永不疲倦的“啄木鸟”
四月天了,倒春寒却接二连三。毛文江走出市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中心的大门,已是夜幕时分。风有些急,乍暖还寒,毛文江下意识地裹紧了外套。在办公室看了一整天的材料,现在感觉腰酸腿胀,步履有些发沉。
从市水务局抽调到市委第五巡察组快1个月了。每天早上7:30左右,毛文江准时来到办公室,埋头钻进大量的文件资料、会议记录里查找问题线索,常常,一坐就是一整天。
市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中心保安老王说,那个戴眼镜的瘦高个很准时,早上这个点开门保准是他。保安老王不知道那个“戴眼镜的瘦高个”名叫毛文江,是“老熟脸”。
党的十八大以来,像毛文江一样,宿迁市广大巡察干部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与毅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像一群永不疲倦的“啄木鸟”,常年奋战在巡察一线,磨砺利剑,震慑腐败,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优秀答卷。
练就“啄木鸟”一样的锐眼
巡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效形式。巡察干部履行对基层党组织及其干部队伍政治体检职责,犹如大自然赋予啄木鸟“志木”的重要使命。
发现问题是巡察工作的生命线。要发现问题,必须练就“啄木鸟”般的锐眼。市委第二巡察组成员戴海燕深有体会。
去年8月份,市委第二巡察组对市直一家部门开展巡察。面对被巡察单位1000多本会议记录、原始文件、财务凭证等资料,从密密麻麻的资料里寻找蛛丝马迹,稍不留神,就有可能错失问题良机。“有时候,靠的不仅是细心、耐心、韧劲,还有职业的敏感性。”戴海燕说。
在查看被巡察单位下属事业单位的财务凭证时,戴海燕敏锐地发现该单位的车辆加油费用与实际支出费用有明显差距。顺着这一问题线索,她通过调取石油公司有关该单位加油卡充值金额、加油次数等明细,同时,将该单位用车报销费用进行累加、比对,最终发现该单位加油费用将近20万元,而实际用车耗油不足10万元。
在铁证面前,该单位负责人承认通过加油费用渠道变通处理其他费用的事实。巡察组及时将问题线索进行了移交处理。
比起戴海燕,宿城区委巡察办陈伟的巡察经历就颇具戏剧性。陈伟在《巡察里的事》一文中描述了那段巡察经历,一个眼神发现了一条重要问题线索。
去年5月,根据省委巡视组反馈农业保险方面的问题,区委巡察办立即组织对区直部分涉农部门和乡镇开展专项巡察。
巡察组一行到某乡镇实地走访,5月正是设施栽培西瓜上市时。巡察组人员与当地一位瓜农老大爷交谈时,询问“你有没有投保大棚保险呀?”“买了买了。”老大爷用眼睛瞟了瞟在场的村干部,闪烁其词地应道。
“我们立马意识到问题,村干部在场,是不会问出结果的。”回到驻地,组务会决定稍作调整,杀个回马枪。
两天后的清晨,组里派两个生面孔的女同志找到那位老大爷。聊了一小会,老大爷谨慎地看看四周,悄声说:“我知道你们是干什么的,我把实情告你你们。”很快,关于村干部骗保的来龙去脉就清晰了。之后,区纪委根据专项巡察发现问题线索29条,涉及违法违纪的2名干部被开除党籍、2人被移送司法机关。
全市各级巡察干部正是凭着“啄木鸟”般的锐眼、斗智斗勇的睿智,永远在路上的执着,让一桩桩违纪问题暴露在阳光下。
追求“啄木鸟”一样的求是
巡察,是政治体检。从政治上对党组织进行“扫描体检”,实事求是地查看基层党组织政治生活是否严肃、健康,管党治党责任是否落到实处。犹如啄木鸟通过啄木听诊树木的回声,判断树体内有无害虫,它对自身的要求是:求是、精准、深刻。
“巡察报告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实打实干出来的”,每一份巡察报告必须源于事实、反映事实,报告中的每一句话都必须要有背景材料支撑;要让“用数据说话”成为巡察报告的鲜明特色,使被巡察单位心服口服。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桂琴的要求犹言在耳。
2017年4月,市广播电视总台朱巧玲被抽选参加市委第二轮巡察工作,她分在第五巡察组,巡察市民政局党组。
“历时2个月时间,我参与了巡察的全过程,并负责撰写巡察报告。”朱巧玲记忆犹新,“组长认真得近乎苛刻,一个标点符号,要讨论半天;这份巡察报告,单是集体修改就多达三十多次。我敢说,我们愿意对最终定稿的6845个字的巡察报告,甚至对每一个标点符号负责!”
“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也是令我终身受益的特殊经历!”朱巧玲动情地说,她给这段特殊而难忘的巡察经历归纳出八个字:认真、严谨、责任、担当。这八个字,已潜移默化融入朱巧玲的血液里。
像朱巧玲一样,全市各级巡察机构有将近一半以上的干部是从审计、财政、信访等部门抽调的。能够参与巡察,他们在“倍感光荣”的同时,更体会到了“忠诚、干净、担当”每个字的千钧分量。
巡察是权力,更是责任。沭阳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县委巡察办主任何康感受更深。
不久前,沭阳县拟提拔干部的公示名单中,有反映时任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孙西瑞利用职务之便,安排工作人员虚报加油发票4万元的问题线索。经认真调查核实,结论为:子虚乌有。很快,县纪委专门在县公安局为孙西瑞召开澄清会。
“我孙某人七尺男儿,受过伤,流过血,未流一滴泪,今天这个会让我心里……”孙西瑞在澄清会上拉着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朱浩的手,哽咽到无法言语。这一幕,也深深触动了何康的心。
3月2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以“澄清会上他几度哽咽”为题,报道刊出后,在全国纪检巡察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
“巡察干部代表着组织的权威和形象,必须严守党纪国法、严格接受监督,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既要对党、人民和事业负责,更要对被巡察单位的干部个人负责。”这是全市各级巡察干部始终如一践行的铮铮誓言。
展现“啄木鸟”一样的敬业
布封说:“啄木鸟注定要做艰苦的工作,它不知道什么是散心和休息,即便过夜仍然还保持着白天艰苦工作的姿势。”
“我们愿做一只不知疲倦的啄木鸟,飞遍茫茫林海,不让一棵树改变颜色”。在2017年“新年新路新时代、砥砺前行铸未来”主题晚会上,市委巡察办年轻人声情并茂地朗诵《我们是新时代的巡察人》。
背景幕墙上,一帧帧,一幅幅的珍贵画面,是市委巡察办成立以来的梳理和回放,点点滴滴,深深打动了现场每一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心。掌声,是最好的认可。
“巡察责任,大如山,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是市委第三巡察组组长魏苏光写在巡察日记里的话,充溢着责任和担当。
2017年11月20日下午,魏苏光主持召开与农民培训学院党委见面会。现场一幕,令人动容。因脚踝骨折,魏苏光脚上缠着石膏绷带,拄着拐杖出现在会议室。
“第四轮巡察已经开始,每一天的时间都很宝贵,我没有任何理由‘偷闲’,我是组长。”魏苏光说。此后,为了不影响工作,魏苏光索性住在办公室,吃饭均由家人、同事轮流递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组的郭致炜动情地说。
敬业,是各级巡察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不同的人,各有不同的敬业故事。
在市委第二巡察组董涵的眼里,同组的戴海燕,就像自己的母亲,业务上手把手教,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爱。“戴主任家距离巡察办很近,但中午很少回家午休,有时候,午饭后就直接到办公室忙起来。”
“今年底,我就要退休了。我人生中的工作时间已倒计时,能多干一点,感觉特别珍惜。”戴海燕轻声慢语,语气有些异样。戴海燕工作三十多年,无论岗位变动,还是工作环境变化,“老先进”戴海燕始终是同事们眼里的标杆。
去年12月刚从市财政局选调过来的陈敏,还未来得及休完产假就匆匆返回工作岗位了。“我以为财政局已经够忙的了,没想到新单位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当天工作,陈敏放弃每天一小时的哺乳假,早到晚走,一坚持就是小半年。
市委第六巡察组的颜士奎,在工作和家庭冲突时,毅然选择了前者。“再有半小时就写完了,你先吃”,颜士奎和电话那头焦急的妻子许诺道。此时,他正在修改市委第四轮巡察报告,这是最后一次修改,明天就要交稿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等到他到家后,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他看着桌上冷了的饭菜,随便吃了两口,便摸着黑躺到床边上,脑子里还想着报告中几处疑惑的地方,心想着明天一定要核实清楚再定稿。
4月19日早晨7:50,在三尺高的党建材料面前,翁阳、徐鹏、陈霏霏、王文静埋头苦看,对照巡察相关标准,一本本地翻阅,一页页地查看,看主体责任履行是否到位、“四风”变异等方面的问题……等到一抬头,时分已指到12:30。翁阳直起酸痛的腰板,活动一下僵硬的脖子,相视一笑:“得,今天中午又要吃冷饭啦!”
市委巡察办杨小芳负责 “宿迁巡察”微信公众号编辑,“经常收到反映基层一线巡察干部感人肺腑的事迹,他们的敬业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请记住这些生动的名字:唐华兵,为了照顾读高中的女儿,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每天奔波宿迁沭阳两地;身怀六甲的沈琳,爱人患脑梗塞在医院救治,依然坚守在巡察一线;张丹、杨小芳、郭致炜、张倩颖等单身美女们,因为巡察太忙,数次放弃相亲的机会……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道路上,全市各级巡察干部为了巡察工作的顺利开展,默默无闻,奉献才智,他们把组织的重托、群众的期待转化为沉甸甸的责任,以永不疲倦的“啄木鸟”精神,倾情精心培育好一片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林。
回到家,毛文江烧水泡了一碗方便面。这个时间,他的手机响铃照例唱起来,在泗洪县人民医院当护士长的爱人打来电话,“怎么又吃方便面?今晚又加班了?”
一家三口,分居三地,宿迁、泗洪,还有在安徽读大学的儿子。挂了电话,毛文江边吃大碗面,边翻看手里的资料。窗外,华灯初上,安静祥和,万家灯火在密匝的树林间闪烁。突然,不知从哪扇窗口传来一阵欢快的笑声。(魏从浩、唐华兵、王清举)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