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他山之石>详细内容

无锡市:纪法衔接“亮新招” 素质提升“加速度”

时间:2018-04-26 17:28:04 点击: 【字体:

    深化监察体制改革以来,如何按下纪法融合、素质提升快进键?无锡市纪委监委通过摆业务“擂台”、进庭审“课堂”、出培训“组合拳”等方式,提升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论坛擂台“强互动”——过瘾!

  “在办案过程中,如何快速判断收集的证据已齐全、足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对于无锡市纪委监委第五纪检监察室王梦洁的提问,台上“身经百战”的黄成荣答道:“我的个人经验是,提前写调查报告,将现有的证据以文字的方式写入,若写时没有出现断层则基本可说明证据齐全。”

  ……

  这样的一问一答在无锡市纪委监委“纪法融合、素质提升”专题教育年活动的第一场业务论坛上轮番上演。5位纪检监察干部走上讲台,立足工作实践讲纪述法后,不少干部仍觉意犹未尽,现场互动环节争相举手提问,形成“打擂台”之势。

  随后的嘉宾点评、当场评优以及会后交流,帮助在场干部更好地吸收论坛精华,融合提升业务素质。“今天收获满满,这种业务探讨形式有新意、有效果,纪检监察干部有针对性地补上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课’,转隶干部对党规党纪则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这类活动多多益善,也希望自己通过学习业务上取得新进步。”参加论坛的王国栋激动表示。

  据了解,今年无锡市纪委监委通过举办业务论坛、专题研讨、讲座讲坛等系列活动,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切实找准了薄弱环节、补齐了工作短板,坚定了打铁必须自身硬的信念追求。

  庭审现场“变课堂”——生动!

  “宣读公诉书、当庭举证、法庭辩护……”4月3日上午,江苏留置“第一案”在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参加旁听的我市市、区两级纪检监察干部以及案发单位逾百人认真旁听了全过程,纪法融合“课堂”延伸至庭审现场。

  “旁听‘第一案’的庭审,大量人证物证、证言文书的呈现,让我们更加树立起‘证据’的思想,努力掌握‘调查取证’‘法庭辩论’等各方面的新技能。”无锡市纪委监委干部卢开圣告诉记者。

  而参与此案办理的无锡市纪委监委干部徐丹妍感触更深:“通过办案感受到了监察体制改革的威力,看到了案件所涉金额、行为的证据收集流程,更从庭审中看到法律知识、执法能力的重要性。今后将加快法律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与原有的执纪能力充分融合,在与同事的合作研讨中提升能力素质。”

  在庭审背后,办案实践是锤炼队伍、融合队伍的最有效方式。市区两级在办理留置案件中,专案组既有原纪委干部,又有转隶干部,还有派驻纪检监察组干部和基层跟班学习人员,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通过不断沟通与深度磨合取长补短、快速“充电”,实现“1+1>2”的效果。

  组合培训“厚基础”——扎实!

  “认识到新身份、新责任、新使命,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牢记王唤春书记寄语,人手一本《监察法》、围坐探讨司法解释、学习党纪党章……无锡市纪委监委也创新方式方法,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教育培训,打出纪法融合培训“组合拳”,助纪检监察干部掌握“十八般武艺”。

  日常学习——集中学习成“新常态”。市纪委监委以部门为单位,每周安排半天时间,结合工作实际,集中学习党纪国法、研讨纪委监委工作实务,既注重提升法治思维和法律知识,又注重提升纪律规矩意识和监督执纪能力,坚持学以致用,实现思想上同心同德,工作上同向同行。

  集中培训——涵盖纪检监察全过程。市纪委监委举办了为期三天的纪法融合专题培训班,市纪委市监委机关、市委巡察组(办)、派驻纪检监察组全体干部参加,培训课程包括江苏省监察工作运行“1+N”配套制度、党性教育、岗位必备知识和能力等内容,基本涵盖纪检监察工作各个方面。

  专题授课——各路专家当起“外援”。去年10月起,每周五都组织一次纪法衔接专题培训,邀请省纪委案管室、审理室领导和市检察院反贪反渎专家等“外援”前来授课,全市已有3000余人次纪检监察干部进行了及时“充电”。(王琪)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