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网格化监督扶贫领域
“‘阳光扶贫’作为一项暖民心、利长远的民生工程,要取得预期成效,必须落实责任、强化监管、从严问责。”近日,江苏省徐州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市纪委监委把推进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探索实施网格化监督模式,着力推进“阳光扶贫”监管工作。
据了解,徐州市纪委监委在全市范围内推开网格化监督模式,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组织纪检监察干部包村督办扶贫事项,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包挂2个经济薄弱村,每名纪检监察干部包挂3至4个自然村,每人走访10户以上贫困户,建立全覆盖的“责任网格”。
“我们重点督查贫困户基础数据准确性、脱贫结果真实性、帮扶责任人履职情况、扶贫资金精准使用情况、扶贫项目惠及百姓情况、村干部服务村务情况等六方面,真正压实主体责任和帮扶责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上下联动。”徐州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今年5月底,该市共有806名纪检监察干部包挂2310个村的贫困户。仅5月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先后部署开展专项督查29轮次,入户走访调查47079户,努力实现“不漏掉一村一户”。
通过开展网格化监督,徐州市纪委监委着力发现问题、跟踪整改、问责问效,出台《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清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办法》,针对扶贫领域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利用职权优亲厚友、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截留挪用侵占扶贫资金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包村纪检监察干部带着问题、带着督办件进村入户,开展监督检查。
今年1至5月,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发现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47个,立案调查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0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21起31人,形成强大震慑。(杨磊 郭永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