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中区:用好“活教材”、打造“必修课” 确保警示教育不走过场多走心
“我在拆迁过程中收受了人家的钱了,这是非常错的一件事情,我要呼吁我那些同事,还有我的子女,不要学我这个样子,你伸手必抓……”“看着曾经在一起工作的同事沦为违纪典型,让人在惋惜之余又深受触动,我们一定要汲取教训,引以为戒。”
今年8月起,吴中区纪委组织全区党员干部及各村(社区)书记1000余人,分批次收看了由区纪委制作的《心存戒尺 守住底线》,违纪人员声泪俱下的忏悔,令人触目惊心的违纪事实,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这是吴中区注重发挥好身边违纪违法案例“活教材”作用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吴中区用好用足身边典型案例深化警示教育,通过拍摄警示教育片、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编印忏悔录、通报曝光典型案例等多种形式推进警示教育落到细处实处,把警示教育打造成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用好“活教材”警示身边人
“处分决定绝不是案结事了。”“越是身边事越能直击心灵,越是身边人越能感同身受。”吴中区着力把纪律处分从“告知书”变成“警示课”“自照镜”,深入梳理、挖掘党员干部身边的鲜活案例,充分发挥反面教材的警示教育作用。
今年初,该区运用近两年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筹备拍摄警示教育片《心存戒尺 守住底线》,并分层次组织党员干部观看,持续形成强烈震撼。该区注重收集案例剖析材料,梳理典型案例,编印《以案示教 警钟长鸣》(一、二),向全区党员干部广泛赠阅。
在对重要案件剖析警示的同时,该区坚持抓早抓小,紧盯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予以通报曝光,持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2015年起,该区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建立通报曝光常态化机制,对25起典型案例在全区范围内通报曝光,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
从“关键少数”延伸到全覆盖
在廉政教育平台建设上,吴中区着力发挥党校及其他干部培训平台的主阵地作用。依托“东吴大讲堂”开设廉政教育课程,让全体党员领导干部都接受纪律规矩教育,每年培训课程不少于1个课时。同时,区纪委监委组建了由班子成员、科室主任及和镇(街道)纪(工)委书记组成的“宣讲团”,结合各地各单位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式开展廉政教育。“区纪委注重选取发生在身边的鲜活案例,在课堂中用教学的形式展示出来,很震撼,很受教育。”参加培训人员有着相同的感受。
从“关键少数”到党员干部全覆盖,吴中区不断拓宽警示教育渠道,利用“吴中清风”网站、“吴中发布”微信公众号,开设“纪律审查”“警钟长鸣”栏目,发挥自有媒体的警示教育阵地作用,让党员干部可以随时随地接受警示教育。
同时,吴中区把警示教育工作列入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各级党组织硬招实招频出,持续营造强大声势。吴中高新区编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百例典型案例汇编》,收录了中央纪委、省市区纪委网站通报曝光的10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木渎镇编印《廉政口袋书》,向村(社区)党员干部赠阅;越溪街道借力新闻媒体资源和APP、微信等科技手段,打造“互联网+廉政”新平台。
“精准施教”增强教育针对性
开展警示教育过程中,吴中区注意创新形式、贴近实际,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决不让受教育者当旁观者、局外人,真正让警示教育成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我愧对党组织多年的培养,我的贪念让单位、让自己、让家庭蒙羞,我真心悔过……”这是今年初吴中区纪委组织拆迁领域职务犯罪“庭审旁听”警示教育活动的现场,20余名乡镇(街道)拆迁工作分管领导到区法院现场旁听庭审实况,被告人徐某在法庭上深刻忏悔道。
近年来,吴中区探索建立职务犯罪庭审针对性旁听机制,通过选择全区职务犯罪中的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组织案发单位和行业条线的党员干部参加庭审旁听,既注重以身边的案件强化警示教育,又注重发挥条线行业的震慑作用,以案为鉴、警钟长鸣,督促党员干部自觉坚守党纪国法、清正廉洁底线,收到了较好的警示教育效果。
同时,在廉政教育基地展陈内容的设置上,该区注意分行业、分领域收集身边的警示教育案例,挖掘案前案后故事,深刻剖析党员干部被围猎的原因和蜕变过程,区分对象分类施教,举办各类教育专场,用生动的、直观的、互动的教育形式,让参观者自觉把自己摆进去,确保警示教育入脑入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