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他山之石>详细内容

苏州高新区:为廉洁注入文化基因

来源:清风扬帆网 时间:2018-11-17 21:05:30 点击: 【字体: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以“风清高新”为主题,围绕本土、高新、廉洁三个关键词进行了提炼、创新和升华,打造一系列廉洁文化产品,使廉洁教育更加鲜活生动、更能入脑入心,在全区形成兴廉崇廉倡廉颂廉的廉洁氛围。

  挖掘吴地文化资源,评弹《廉石赋》唱响廉洁清韵

  925日,打开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细心的苏州网友在网站首页头图栏目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字眼:“【清廉中国·微视频】苏州评弹也能玩快闪”。这是苏州市参加第五届“清廉中国微视频”征集活动的首部入选作品。

  该片由苏州市纪委市监委和苏州高新区纪工委、虎丘区纪委监委联合打造。MV以著名评弹作曲家陈勇编曲的《廉石赋》为主旋律,将代表传统文化的评弹和苏州廉洁文化的“廉石”品牌融入其中。《廉石赋》通过评弹表演唱的形式,艺术化地呈现了“廉石”这一廉政文化的载体,讲述了三国时期苏州籍官员陆绩在任广西郁林太守期满归乡时,所携甚简,船轻不禁风浪,遂取巨石压船的故事,彰显出陆绩为官清正廉明的形象。

  据介绍,这部融传统文化和廉洁新风于一身的廉政评弹MV以浪漫的旋律、清新的表演、宏大的场景和精湛的制作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不仅登上江苏省纪委“清风扬帆网”,更是受到人民网的关注,87日被推荐到人民网首页头图播发,还刷爆朋友圈,收获连连好评,点击量突破了32万。

  彰显高新产业特色,“风清高新”号传播廉洁风范

  每天开行17列次,中途停靠14站,日均2000人次乘坐量,依靠出众的出勤频次和传播率,今年来“风清高新”号廉洁文化有轨电车专列成为该区传播廉洁文化一道移动的风景线。

  走进“风清高新”号廉洁文化有轨电车专列,标有“梅、兰、竹、菊、松、莲”以及“苏轼、朱柏庐、于谦、包拯、惠氏”家风家训等简洁明快的创意标语映入眼帘。乘客通过扫描车厢里的二维码,就可以深入了解“梅、兰、竹、菊、松、莲”的廉洁文化内涵,以及“苏轼、朱柏庐、于谦、包拯、惠氏”等名人故事、家风家训。

  “风清高新”号廉洁文化有轨电车专列,是该区将廉洁文化、区域产业特色与群众生活场景相融合的一次创新尝试,目的是通过党员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宣传党章党规党纪、传播优秀家风家训、弘扬崇廉尚洁思想,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风清高新”建设,推动全区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持续向好向善。

  立足身边人常见事,舞台剧《清风徐来》彰显监察威力

  9月份,由苏州高新区纪工委、苏州浒墅关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工委联合策划、编排的原创监察廉政文化舞台剧《清风“浒”来》在该区巡演总计22场,观众总人数近1万人。

  舞台剧《清风徐来》以老镇改造、民生改善项目为大背景,通过对基层工作和百姓生活故事的艺术加工,用舞台情景剧的形式宣传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政府惠民利民的政策。故事是以阳山脚下虚构的清风村正在实施的动迁工作为背景,讴歌了以村书记为代表的基层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辛勤工作和公而忘私、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通过演员精彩演绎,该剧塑造出截然不同的两类干部典型。村书记冯建铭一身正气,勤于工作,乐于和群众沟通,心中始终装着人民的困难和需求。而动迁组长孙德瑞,则在利益面前忘记了初心,使出种种招数,企图把动迁工作变成谋取私利的渠道。凭借着自己的一颗赤诚之心,冯书记最终获得群众的拥护和认可,而孙德瑞,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演出期间,时不时响起阵阵掌声,这堂别开生面的廉政教育课给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该剧以监察法颁布实施为背景,在讴歌基层村书记在惠民动迁工程中清正廉洁形象的同时,突出了监委对行使公权力的基层工作人员受贿行为的精准打击,向社会公众展示了监察全覆盖的巨大威力。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