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响水:藏在公示栏里的形式主义
“平时有人在村委会值班吗?”
“有,我们排了值班表。”
“村里的财务、低收入户名单、低保金发放情况,都会及时公布吗?”
“我们都贴在公示栏里。”
按照江苏省响水县纪委“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的统一部署,我们到七套中心社区亭泉村走访调研村干部作风问题。显然,面对崔忠诚组长和我的提问,村主任王某的回答很“完美”。可真的没问题吗?
村主任王某见我们半信半疑,主动把我们带到档案室,拿出一沓厚厚的资料,“这是我们这一年来公示的台账。”组长和我翻看了一下,确实像村主任说得一样,公示的内容很详细。
“这样看来,亭泉村好像没什么问题。”我看着崔组长。
“先别那么早下结论,我们到村里走一走。”崔组长挂职过村里的第一书记,对农村工作很熟悉。
当我们来到村头一户农家时,好几位村民围坐在一起掰玉米,组长自报家门,并主动上前攀谈:“今年的收成不错吧,除去农药、化肥、种子这些成本,能赚多少钱?”
“现在7、8毛一斤,等过一段时应该会涨一点。一年一亩地也就赚一千多块吧。”
“那还不错,每年种粮补贴和秸秆还田补贴都能正常领到吗?”崔组长继续问道。
看村民欲言又止的样子,组长安慰道:“我们只是了解一下情况,有什么就说什么,不用顾虑。”
“种粮补贴都是打到我们一折通账号上的,秸秆还田补贴以前打过,最近两年没打了。”
“每次发放补贴,村里公示吗?”我也跟着问了一句。
“在哪公示?没见过,什么时候打钱我们都不知道。”村民抱怨说。
带着问题,我们又走进了村里的一家商店,再次了解公示的情况。
“公示给谁看,都是做样子。有一次,把一个什么扶贫资金的表贴在公示栏,我端着饭碗过去看,村里那些人立马把它撕掉了,我说还没看清楚呢,他们却说这不是给我看的,是拍照用的,想看让我自己去镇里财政所。”
听到百姓这样说,我们很气愤。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再次来到亭泉村。
我们直奔村务公开栏前,果然公开栏里的内容很陈旧,有的还是两年前的。再看村委会大门紧锁,半个小时前还在值班的村主任也不知道去哪了。
不一会,一辆车跟了进来,下车的正是村主任王某。
“你们不是走了吗?怎么又回来了?”王某连忙上前。
“刚刚在村里走访,有老百姓反映村里惠农补贴没有公示,很多老百姓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发什么补贴。”我们就开门见山。
“我们每次都在公示栏公示的。”王某有点紧张,连忙解释。
“刚刚我们到公示栏里看,两年前的公示表还贴在上面。还有老百姓反映公告贴出来,拍过照,就直接撕掉了。”我不留情面地说道。
“这个……”村主任支支吾吾不作声,脸涨得通红,低下了头。
“公示栏是基层干部作风的一扇窗,看来我们今天会收获不少。”组长语重心长地跟我说。
随后我们又找来该村的其他村干部,将我们在群众中走访了解到的问题一一核实,发现该村在换届选举、村务公开、干部作风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最后,我们将发现问题记录在调研报告中,并反馈给七套中心社区党委,建议县纪委党风室对该中心社区下发整改意见书,限期要求该村整改到位,并进行跟踪督查,扎实做好走访调研“后半篇文章”。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