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余:监督六稳六保政策落实 深入一线解民忧
“纪委同志,我的岗位补贴都3个月了还没发下来,这个事情能帮忙解决一下吗?”日前,江西省新余市纪委监委督导组在开展“六稳”“六保”调研督导时,收到该市渝水区通洲办云洲管理处保洁员吴根英的情况反映。
扶贫公益性岗位补贴为何迟发?是个例还是普遍存在?接到反映后,该市纪委监委派出工作组就此事展开调查,联合市扶贫办、市人社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全市2752个扶贫公益性岗位工资发放开展专项检查。
“我们的工资都是按月发,岗位补贴按月领取。”
“我的岗位补贴是三个月一发,希望能按月发呢。”
……
走访摸排中,检查组得到的答复却大相径庭。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原来,上级单位是按季度拨付扶贫公益性岗位补贴。一些经济实力好的地方采取垫付方式,保障岗位补贴已实现按月发放到群众手中。多数地方只能等待上级拨付到账后再发放,有的群众因此对有关政策产生误解甚至抱怨。
“紧扣六稳六保政策落实,靠前监督,精准监督,做实监督,推动制度细化,才能让好政策更加惠民利民。”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市纪委监委积极协调财政、人社等相关职能部门,推动打通扶贫公益性岗位补贴按月拨付“中阻梗”。对一些以按月拨付增加工作量为由而消极应付的责任单位,市纪委监委发送工作提示函,督促职能部门主动履职,确保岗位补贴及时、足额发放到位。
困难群众每月收入有保障,也减轻了不少地方的财政压力。“扶贫公益性岗位补贴按月发放制度的建立,为我们解决了一大难题,今后再也不用为垫付问题犯愁。群众得实惠,我们干劲更足。”渝水区鹄山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林扬说。
今年以来,新余市纪委监委在监督保障“六稳”“六保”政策落实工作中,坚持从个案出发,由点及面、举一反三,全面排查梳理各领域各环节风险点,通过健全完善制度机制,监督推动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落地落细。例如在监督保障困难群众就业专项整治中,推动累计发放失业保险金1151.73万元,拨付失业补助金409.8万元,发放企业稳岗返还4375.86万元,惠及就业人员60046人,推动农村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9801人,同比增加15.33%。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