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亮身份倒逼党员“内外兼修”
“门口挂的牌子,不仅向群众告知了我的党员身份,也提醒自己要注意言行举止,要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压力,比起以前大多了。”日前,沭阳县七雄街道七雄村党员吕守亮指着自家门前的“共产党员户”牌介绍说。
党员干部亮身份是沭阳县践行“两学一做”的生动缩影。为了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沭阳县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党员点亮”计划系列主题活动,其中重要一项是公开党员身份,通过点亮一个,照亮一片,激发广大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
党员亮身份从多方面着手。该县规定,村(社区)党员要在家门前悬挂“共产党员户”统一标识牌,机关企事业单位、窗口单位党员要佩戴党徽、放置工作铭牌、张贴党旗标识,党员驾驶的车辆除年检标志、环保标志外,要加贴统一的党旗标志。
有了“身份证”,生活工作中要处处做表率。今年5月份,西圩乡中陈村新建“月亮湾”公园时遇到了麻烦事。新建公园需要清理废沟塘,砍伐树木、搬迁棚舍、赔付青苗等,涉及到了300多户村民的利益。如何才能在不损害老百姓利益的基础上完成公园的新建?事情一时间陷入了僵局。支部经过讨论决定,由党员带头做示范,率先主动做好自己“小家”思想工作。第二天,几十位党员就拿起铁锹,带头清理自家树障。有了党员带头,村民也有样学样,纷纷拆除养牛场、搬迁养鹅场……仅一个多星期,该项目区内的5000余株树障就全部清理完毕。
吕守亮说,“亮身份”给村庄带来很大变化。“原先村民习惯垃圾随便扔、随便倒,现在路上基本看不到脏东西。党员带头了,大家也都跟着学。村里过去办丧事吹吹打打,要花两万多元,现在村里党员带头,谁都不好意思大操大办了。”
不仅在党员家门口挂牌“亮身份”,表现好的党员还会被评为“季度之星”。各支部每季度根据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以及好事实事情况,评选党员总数的10%为支部季度之星,并在党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季度之星’往党务公开栏一贴,村里老少爷们一走一过都看得到。”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庙头镇党委组织委员王彬认为,挂上一个标牌,既是一种认可,督促党员有个先锋模范的样,也是一个压力,让党员“不模范点,都对不起‘党员户’这个标牌”。
“每天看着门前挂着的牌子,我就琢磨着能不能为乡亲们做点事。”贤官镇贤北村党员汤井香,返乡创业成功后,流转了60亩土地种植葡萄。葡萄园建好的第一天,汤井香对全村村民承诺,优先聘用家庭困难的村民进园打工。如今,她的葡萄园为20多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人均月工资2000元。同时,汤井香还带头出钱为村里修起了石子路,并且年年保修路面。正因如此,汤井香被评为贤官镇贤北村支部“季度之星”,还被县里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以前,一些党员干部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乐意当个‘隐形人’,现在党员的身份亮出来,一方面给党员施压,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另一方面也便于群众监督。”沭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智超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